經過為期四天的激烈角逐,11月16日晚,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在湛江奧體中心體育館落下帷幕。(11月17日《湛江日報》)
一座城市,也能像人一樣,在某個契機之下“遇見更好的自己”嗎?
在湛江,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十五運會武術散打比賽的加油吶喊里,藏在即將啟幕的國際潛水大賽的熱切期待中——一場高規格賽事,就像一面鏡子,讓湛江照見了自己的潛力;更像一雙推手,讓湛江一步步走到“聚光燈”下,“活”成了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更有底氣的模樣。
提起湛江的“生猛”,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那活蹦亂跳的海鮮,卻鮮有外地人在意,其實這座港城,也蘊藏著非一般的“濱海活力”。提到湛江,人們會說“有海、有椰樹”,也有人熱衷于到赤坎老街、菠蘿的海等網紅地標“打卡”。但實際上,這座城市的“有料”“好玩”“生猛”,超乎你想象!
直到十五運會武術散打比賽的圓滿舉行,這場賽事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港城積蓄已久的能量。你看那奧體中心,以前是“遠在海東的場館”,現在成了全家周末打卡的地方,“體育+文旅+夜市”,讓坡頭找到了“出圈”的密碼。你看,賽事沒讓湛江“換張臉”,卻讓它把“藏起來的好”都露了出來,更自信地展現于人前。一場賽事,分明是給城市開了個“活力開關”,把濱海之城該有的熱鬧勁、煙火氣,全給激活了。
辦好一場賽,讓湛江的城市“骨架”更實了——不是為了賽事“臨時撐場面”,更是為了市民“日子過得好”。
湛江沒把賽事當“一次性任務”,而是照著“市民與觀眾都滿意”的標準來籌備。為了讓賓客進出順暢,400多名交通志愿者天還沒亮就站在路口,高鐵站、機場的“小海豚”遞上指引單時還會多說句“慢走”;醫療點的醫生背著急救箱在場館里轉,連觀眾席的臺階都貼了防滑條。賽事雖然圓滿舉行了,但這些“全運元素”沒撤走:120臺印著全運圖案的出租車還在街頭跑,候車亭的全運宣傳燈箱成了夜湛江的風景,市民的運動熱情也隨著賽事舉辦水漲船高。原來,辦好一場賽,是湛江給自己“補了次鈣”,讓城市的硬件更結實,日子過得更順暢,這才是“更好的自己”該有的樣子。
辦好一場賽,更讓湛江的“心里”更暖了——就像人學會了主動分享,連眼神里都帶著“我真棒”的自豪。
湛江深諳“流量變留量”的密碼,沒有讓賽事熱度止于賽場,而是巧做“體育+文旅”文章,讓觀賽與游城無縫銜接。景區門票減免、文旅精準發力,“一灣兩岸”夜間消費場景流光溢彩,“白天看拳腳爭鋒,夜晚賞濱海夜景”“觀賽品生蠔,打卡舞醒獅”的體驗,讓每位賓客都能沉浸式感受港城魅力。志愿者化身“城市代言人”,主動分享湛江故事;本地市民自發為所有運動員吶喊助威,這份不分地域的熱情,正是湛江最樸素的待客之道。當外地游客拍著視頻說“湛江真好”,當夜宵檔主笑著說“好吃再來”,這份自然流淌的自信,就如全紅嬋那句“我真棒”,這才是有溫度的“更好的自己”。
最難得的是,賽事讓湛江的“底氣”更足了——不只是“跳水之鄉”,更在向“體育產業之城”“水上運動之城”進擊。
最近湛江主干道上新的“跳水之鄉”海報火了:碧海藍天、椰林樹影,跳水健兒們舒展著身姿躍向浪潮,捧花的全紅嬋笑意明亮,教練俯身指導孩童壓腿的身影藏著溫柔的韌勁。網友大贊,“這是家鄉給的底氣”。十五運會上,“湛將”們的頑強拼搏,更是“堅毅、堅韌、堅強”湛江精神的生動演繹:沒有花哨的張揚,只有日復一日的沉淀,在蓄力中爆發,在堅守中超越。這種精氣神,也滲進了市民生活。這種變化不是裝出來的——是看到外地游客拍視頻發朋友圈時的自豪,是望上一眼“跳水之鄉”海報時的開心,是覺得“我們湛江也能辦大事”的底氣。城市的自信,從來不是寫在文件里的,是老百姓說起家鄉時眼里有光,是“更好的自己”該有的精氣神。
辦好一場賽,不是湛江的“終點”,而是她“遇見更好的自己”的開始。
下一場國際潛水大賽即將要來了,湛江還會繼續“城長”。因為她已經懂得:辦好一場賽,不只是“給別人看”,更是“為自己活”——“活”成更有活力、更有溫度、更值得驕傲的魅力新港城,這才是十五運會給湛江最好的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