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湛江市首架海洋牧場配套無人機首飛暨首個海洋牧場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發布活動在湛江市文化中心舉行。

在赤坎區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北工業大學—湛江灣實驗室海洋無人裝備聯合實驗室”成立,開展海洋牧場配套無人機裝備研制,致力于服務“湛江灣1號”、“恒燚1號”等海洋牧場,并結合湛江空域情況開辟航線、示范應用場景。
首飛現場,天氣晴好,無人機NWPU-ZJBL-01順利完成垂起動作,并掛載“海洋牧場餌料投喂箱”進行魚餌拋灑作業演示。湛江灣實驗室科研發展部副部長吳永鵬介紹,此次首飛的無人機具備體積小、載重能力強、重心范圍大、可掛載空間多、續航長等優勢,擁有高精度定位與智能吊掛系統和多模態懸停控制算法,確保飼料投喂精準。“本次首飛主要是性能驗證,將為后續更多應用場景的聯合研究奠定基礎,為湛江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西北工業大學無人系統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民用無人系統戰略研究部部長、南京市空天無人系統研究院院長李山表示,NWPU-ZJBL-01不只是一架飛機,而是一個應用于海洋牧場投喂、運輸、應急和監測一個系列化無人運輸平臺,針對南海海域高溫、高濕、高鹽的工況,以及大浪、大霧、大風等復雜氣候條件,結合海洋牧場在實際運營飼料投喂、漁獲運輸和安全巡檢三大需求,目標構建一個寬適配、積木式、模塊化的海洋牧場通用無人機基座,為湛江海洋牧場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低空經濟解決方案,同時為類似海洋環境下的無人機應用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框架。
赤坎區相關負責人說,本次首飛標志著“海洋無人裝備聯合實驗室”取得重要突破。未來將重點推進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海洋牧場運輸無人機、投喂無人機及環境監測無人裝備的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合作組建產業化公司,推動海洋低空裝備的研發制造和運營服務,打造完整產業鏈條;拓展易落地應用場景,從海洋牧場逐步延伸至水產養殖巡檢、近海短途物流等領域,構建務實高效的海洋無人裝備產業發展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