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推出“體育之鄉”系列報道,首站便將目光鎖定南海之濱的湛江,深度探尋這座“跳水之鄉”的人才培養密碼、百年傳承基因以及水上運動賦能文旅發展的創新路徑,向全國觀眾展現湛江水上運動的獨特魅力與蓬勃活力。(據11月12日《湛江日報》)
南海之濱的湛江,一汪碧水滋養出中國跳水的半壁江山。從徐益明的技術革新到全紅嬋的驚艷起跳,從簡陋木板跳臺到專業訓練場館,這座城市用百年傳承書寫“世界跳水看廣東,廣東跳水看湛江”的傳奇。體育基因與文旅脈搏同頻共振,湛江正以獨特發展智慧,讓冠軍榮耀轉化為城市前行的持久動力。
冠軍誕生并非偶然,而是城市基因與科學體系的雙重賦能。湛江跳水的傳承,有一個樸素的選才秘訣。教練常年扎根校園,在追逐浪花的孩童中發掘好苗子,以興趣為引,讓海邊長大的孩子在與水的親近中自然萌發熱愛。這種源于生活的選才方式,讓跳水脫離遙不可及的專業訓練感,成為融入成長的生活體驗。徐益明首創的陸上訓練技法歷經歲月沉淀,補了又補的訓練舊網見證冠軍成長,這套“選苗+訓練+傳承”的成熟體系,讓湛江跳水人才輩出、薪火不息。
湛江沒有讓冠軍榮耀停留在獎杯與回憶里。體育基因早已滲透城市肌理,跳水主題公交車站成為街頭風景,博物館老照片訴說奮斗故事,赤坎老街的煙火氣中仍能尋到與大海相關的運動印記。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文化符號,讓冠軍精神跳出抽象口號,化作融入日常的城市氣質。它既滋養著新一代追夢少年,也讓城市更具辨識度與感染力。
體育與文旅的深度融合,讓湛江發展格局愈發開闊。依托綿長海岸線和適宜水溫,湛江既是專業運動員的訓練寶地,也將水上運動轉化為大眾可參與的旅游項目。湖光巖的滑水體驗、熱鬧非凡的海上龍舟賽,讓游客在親近自然時感受運動樂趣。“冠軍效應”帶來的流量紅利,通過“觀賽+體驗”旅游模式轉化為發展優勢,延伸體育產業價值鏈條的同時,為文旅發展注入新活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一汪碧水孕育的跳水傳奇,如今已躍出賽場,匯入城市發展的脈動。湛江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座城市的獨特基因,既是歷史沉淀的財富,更是走向未來的深厚底氣。傳承與創新并重,體育與文旅共生,城市才能在堅守特色中煥發持久活力,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