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遼寧大連的長海縣擁有2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這兩天當地特色海產品海膽開始收獲,一起到現場看看。
記者來到了大連長海縣大長山島附近海域的一片非常壯觀的養殖浮筏,可以看到,這個浮筏非常大,整個浮筏是由一個個深入水中的網箱構成的,網箱里養殖的就是即將上市的大連特有的海膽品種蝦夷馬糞膽。

每年的7月到9月是蝦夷馬糞膽的收獲季。在這座當地最大的蝦夷馬糞膽養殖基地,從現在起,每天能有6000多斤新鮮海膽從這里走向全國各地。從網箱中撈出的一個個海膽會被人工分揀、裝箱,隨后就從這片海洋牧場送往岸邊。

處于收獲季的蝦夷馬糞膽肉質飽滿、味道鮮美,深受市場歡迎。近年來,當地轉變傳統海洋漁業結構,持續擴大蝦夷馬糞膽養殖規模,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海膽養殖企業負責人陳國忠稱:“今年馬糞海膽再次豐收,品質非常好,很多客戶都是提前訂貨,早早就打來了預付款。”

如今不僅是夏季,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鮮海膽已經成為現實。

不但是采用新品種,同樣當地也在采用新的海膽養殖的模式和技術。此刻記者所在的這片木排區域,網箱里都是采用了參膽混養的技術,什么叫參膽混養?就是把海參和海膽放到一起來養。龍須菜、海菜等這些海膽的餌料,在海膽吃過之后殘渣和排泄物就成為了海參的養料,實現了生態養殖。

這種全新的養殖模式不但保護海洋生態,還充分地利用了海洋空間,更為養殖戶節省大量的成本。2024年長海縣的海膽出產量占全國的兩成左右,總年產量超過100萬斤,總產值超過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