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作為全國重要的水產養殖與加工基地,水產行業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建行湛江市分行作為扎根地方的國有金融機構,長期關注水產行業金融服務需求,在持續加大對水產行業的授信支持力度的基礎上,針對部分企業對洗錢風險認知不足、內控流程不完善等痛點,強化金融知識普及宣傳,協助其防范行業金融風險,為水產行業高質量發展穿上“金融盔甲”。
近日,建行湛江市分行下轄霞山支行聯合該行內控合規部,以水產行業“訂單周期短、資金往來頻繁、跨境結算占比高”的特性為切入點,走進湛江某水產有限公司,開展一場“精準化、場景化、實戰化”的反洗錢宣傳活動。活動通過拆解行業典型案例、講解新型洗錢手段,將金融安全知識深度融入企業日常經營場景,為構建湛江水產行業金融安全生態注入“活水”。
活動現場,建行湛江霞山支行張富清金融服務隊的青年員工摒棄“大水漫灌”式的通用宣講,轉而采用“行業痛點+案例拆解”的精準講解模式,讓在場的公司管理層及財務、采購等核心崗位員工直呼“干貨滿滿、貼合實際”。針對水產行業高頻洗錢風險點,青年員工結合兩起行業內真實案例展開深度剖析,包括一起“因未核實下游采購商身份,誤為‘空殼公司’提供資金走賬通道,最終卷入洗錢案件”及一起“利用跨境海鮮采購的匯率差,通過虛構貿易合同轉移非法資金,導致賬戶被凍結”的真實案例。
“這兩個案例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一樣,之前總覺得‘洗錢’是電視劇里的情節,沒想到日常合作中的一個小疏忽,就能讓企業卷入這么大的風險里。”該水產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在聽完案例講解后坦言,此次宣傳讓她意識到,企業在與新客戶合作時,必須把“核實身份、留存憑證”作為硬性要求,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而忽視風險。
除行業專屬風險外,該行工作人員還針對當前社會上常見的新型洗錢手段,結合企業員工的生活場景進行科普,如犯罪分子利用“跑分”平臺洗錢以及利用“高薪兼職”幌子,誘騙求職者提供銀行卡協助轉賬取現等,提醒企業員工若遇到此類“天上掉餡餅”的兼職,需第一時間提高警惕,切勿因小利出售、出租個人銀行卡、電話卡,淪為犯罪工具。
整場宣傳活動持續近兩個小時,通過“案例講解+互動答疑”的形式,讓反洗錢知識從“書面條款”變成“可知可感的風險警示”。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此次建行湛江市分行的聯合上門宣傳,為企業補上了“金融安全課”,后續將結合宣傳內容完善企業內控流程,在拓展業務的同時守好“風險防線”。
據悉,此次走進水產企業開展反洗錢宣傳,是建行湛江市分行“行業精準化反洗錢宣傳”的第一步。未來,該行將繼續聚焦湛江當地特色產業,針對農產品、物流等不同行業的風險特性,定制更多場景化宣傳方案,通過“進企業、進市場、進園區”等形式,將反洗錢知識送到更多市場主體身邊,以金融力量助力地方產業健康發展,共同筑牢區域金融安全生態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