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開飯啦!請大家按小組排隊打飯。”13日中午,湛江市第三幼兒園的教室里飄出了誘人的飯菜香,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有序地排隊取餐,蟲草花荷葉蒸雞、萵筍木耳炒肉絲、番茄燜豆腐、山藥薏米龍骨湯,菜品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
孩子們有序地排隊取餐。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按照市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各中小學校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必須親自陪同師生共進開學第一餐,以實際行動踐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師生同吃一桌餐 健康安全常相伴
“今天的菜味道怎么樣?大家有什么想吃的菜嗎?可以給廚師叔叔提提意見。”園長譚璐欣坐在孩子們中間,吃著一樣的飯菜,和孩子們交流用餐感受。“豆腐滑滑的,我愛吃,以后可以多做嗎?”“老師,雞肉可以換一種做法嗎?炸雞腿行不行?”“我想吃番茄,酸酸甜甜。”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大家的意見我都記下了,老師會和廚師、校醫商量,讓大家吃得營養、吃得美味。”譚園長回應道。
食品安全是開學前準備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學前,園方對食堂內部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的清潔衛生大掃除,對餐具、廚具、各種用具等所有設備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工作,對各種機器設備進行調試,試運行,嚴把食材進入關,確保供貨源頭采購食材的新鮮。同時,依據當前季節的特征以及幼兒的身體情況,精心制定幼兒食譜,旨在讓孩子們在品嘗美味佳肴的同時,也能獲得全面而均衡的營養補給。
園長譚璐欣陪同師生共進開學第一餐。
就餐結束后,譚璐欣拿起掛在食堂墻壁上的陪餐記錄表,認真記錄下對菜品質量以及衛生狀況的評價,她介紹,學校一直以來都嚴格落實陪餐制,切實做到“同餐同食,同質同享”。班級老師每天和孩子們一同吃飯,譚璐欣作為學校的主要負責人,每周至少陪餐一次,此外,幼兒園還要求廚師和校醫在就餐時間巡餐。陪餐和巡餐可以讓老師、廚師更加直觀了解孩子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按照兒童營養均衡的要求,再結合孩子們的意見,科學制定菜譜,既保證食品安全,也保證營養均衡,同時兼顧孩子口味,讓他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開心。
精準施策再發力,守護校園美好“食”光
為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在開學前組織召開了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工作培訓視頻會議,就新學期校園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和“互聯網+明廚亮灶”推進工作作了部署和要求。會議強調,校長(園長)是校園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壓緊壓實校園食品安全責任,嚴格落實陪餐制度。
“同烹飪,一鍋出”,校長、老師陪餐,一方面讓校領導和老師更加重視校園食品安全,監督了學生就餐安全和質量,讓學生吃得放心;另一方面,校方可以直觀了解飯菜的口感、衛生狀況及營養搭配情況,關注到學生們用餐的細節,根據學生的意見適時調整菜品,讓學生吃得開心。
校醫和廚師巡查小朋友用餐情況。
為進一步嚴格落實陪餐制度,防范陪餐制度流于形式,切實提升“校園餐”供餐質量和管理水平,切實保障學生就餐安全與營養健康,市教育局于去年9月出臺了《湛江市中小學陪餐制度》(以下簡稱《制度》),以制度形式對陪餐的范圍、人員、管理等作出了規范性要求。
《制度》中明確規定,各類(公辦、民辦)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職業學校、高等學校),凡通過食堂供餐或者從校外供餐單位訂餐等形式集中向學生提供的學校,都必須建立學校領導陪餐制度,確保每餐均有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陪餐,學校校長(園長)每周至少陪餐一次。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接下來,我市教育系統將在去年校園餐專項整治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指導和督促,持續深化開展專項整治,聚焦問題整改,精準施策再發力。全面升級改造全市學校“互聯網+明廚亮灶”監管平臺,借助科技提升監管效能,實現對學校食堂食材采購、加工制作、餐具消毒等全過程實時監控和實時預警,實現智能預警和精準監管;指導各類各級學校今年建立家長膳食監督委員會,保障家長參與食材采購、陪餐用餐、質量評價、安全檢查、收支公開等重大事項監督,讓家長成為校園食品安全的重要監督力量。
“校園餐”不僅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營養均衡,科學搭配,市教育部門表示,為了確保學生攝入足夠的營養,將推動全市學校食堂把“一杯牛奶、一個雞蛋、一份水果”作為學生營養早餐基本保障,搭配其他主食,豐富早餐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