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麗莉
我的收藏之路其實并不長,現年31歲的我,真正接觸收藏也不過只有五年的光景。但是收藏嘛,從來只有開始與否的區別,又怎會有先來后到的計較呢?
我的收藏之路,應當感謝三個“引路人”,是他們讓我的收藏實現了“由無到有”、“由糙到精”、“由進到出”的三次飛躍。
一、“由無到有”
2015年的冬天,遠在上海交行上班的友人回鄉過年,給我帶來了一枚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幣,說是行里有任務,每個人都要買一些,送給我做個紀念。
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紀念幣,也沒太當回事兒,隨手就放到了錢包里,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想起來。再后來,他又陸續送給我幾枚生肖幣、建軍90周年紀念幣、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紀念幣等等。
看著手里的紀念幣越來越多,我才開始試著了解關于紀念幣的基本知識,知道了紀念幣和紀念章的區別,知道了人民銀行官方發行的紀念幣有一百多枚,也就開始在網上買一些紀念幣收藏。但當時囊中羞澀,像建行40周年、老寧夏這種的“幣王”、“幣后”根本沒法考慮,只能買一些便宜的品種,好在數量也是不少,每天擺弄著收藏盒也是樂在其中。


二、“由糙到精”
2018年的時候家中有事,急需用錢,無奈之下我帶著當時全部的紀念幣去了一個郵幣卡市場出手,臨行前我還想著打個八折總能賣出去了,但現實卻讓我大跌眼鏡,總共就賣出了不到一半的價格。
當時市場上一個老大爺告訴我,收藏現代紀念幣一定要收藏老精稀,像建行40周年、六運會、五大自治區、建國35周年、珍稀野生動物這幾套是必須先拿下的,其余的幣可以先不買,它們在市場上的貨源永遠充足,但是品相好的老精稀卻是可遇不可求的。另外現在市場上的造假水平越來越高,真偽難辨,所以那些老精稀最好去買評級的,這樣以后的交易才會有保障。
這段話當時就讓我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回去之后開始了解評級幣,知道了NGC、PCGS、PMG、公博這些評級公司,也試著去了解它們的評分規則。再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我按照老者說的收藏了一套NGC67分的老精稀,同時隨著我在紀念幣圈子的不斷深入,也感受到了老者那番言論的正確。我不止一次的感嘆,慶幸自己遇到了貴人,讓自己少走了幾年彎路。

三、“由進到出”
在收藏老精稀的同時,每年預約紀念幣我也是從不落下,畢竟是面值兌換,但每次我只預約一枚收藏。
2019年兌換泰山紀念幣的時候,我就只預約了一枚,當時一起排隊的一位大哥很詫異地問我怎么只要一枚,我說就是為了自己收藏。大哥當時就笑了,說收藏也不能只是“藏”,“以藏養藏”,有進有出才能讓收藏長久。每次發行的紀念幣多預約一些,按照市場價賣出去,賺到的差價再去買自己喜歡的幣種不是更好嗎?
聽到這些,我深以為然,從那以后也開始嘗試著將多約到的紀念幣賣出去,慢慢的也有了自己的交易渠道,每次也都獲利頗豐。靠著這些獲利,我也將自己的藏品豐富起來。
武夷山紀念幣
收藏其實和做學問一樣,有時別人的一兩句話就能讓你更上一層樓,感謝這幾年我遇到的三位貴人,讓我的收藏之路越走越長遠,越走越順暢。
(注:本文系趙涌在線用戶原創文章,版權歸趙涌在線所有(包含文字、圖片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與趙涌在線聯系。已經獲得授權的媒體或網站,在轉載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趙涌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