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東清遠(yuǎn)11月10日電(記者王楚捷、胡拿云)十五運會摔跤賽場上,總有觀眾忍不住疑惑地揉揉眼睛——剛才那個姑娘不是才下場嗎,怎么馬上又上場了?其實,賽場上出現(xiàn)的,是一對來自江蘇隊的雙胞胎姐妹張金和張玉。姐姐張金征戰(zhàn)53公斤級,妹妹張玉主攻50公斤級。

張金(左)、張玉賽后合影。采訪者供圖
初見時,人們常常分不清幾乎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妹倆;可一旦和她們聊上幾句,便能分辨出些許不同——姐姐說話輕聲慢語,做事一絲不茍;妹妹語調(diào)輕快,笑聲爽朗,是姐妹倆接受采訪時的“發(fā)言人”。
“姐姐很貼心。”張玉笑著說,“我遇到困難時,她會聽我傾訴,也會安慰我。我們倆能互相說心里話,對方最懂自己。”
姐妹倆來自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的一個普通家庭。13歲那年,她們被宿遷市體校摔跤隊教練束金鳳選中,從此踏上了摔跤墊。憑著那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勁頭,兩年后,她們雙雙進(jìn)入省隊。
摔跤訓(xùn)練的苦,只有練過的人才懂:反復(fù)摔打、體能拉練、控制體重,日復(fù)一日。在教練眼里,她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能咬得住、能吃苦”。
這份韌勁在今年的全運會收獲回報。首次亮相全運舞臺,姐妹倆雙雙站上領(lǐng)獎臺——姐姐張金摘得53公斤級金牌,妹妹張玉收獲50公斤級銀牌。

11月10日,江蘇隊選手張金(右)與廣西隊選手李雨萱在比賽中。最終,張金獲勝晉級決賽。當(dāng)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摔跤女子自由式53公斤級半決賽在廣東清遠(yuǎn)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雙胞胎的默契是天然的。張玉說,這次全運會比賽簽表確定后,她馬上就和姐姐一起分析,互相打氣。“每場比賽結(jié)束后,我們會一起復(fù)盤動作。”
“我們一起訓(xùn)練、參賽,可以互相學(xué)習(xí),指出彼此的不足,也能教對方一些動作該怎么練。”張金說。
姐妹倆雖然才剛滿19歲,但她們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早已不止“新人”的水準(zhǔn)。在U17亞錦賽和U20世錦賽上,姐妹倆都登上過最高領(lǐng)獎臺;張玉還在本賽季成年組世錦賽獲得銀牌。如今,她們已成為洛杉磯奧運周期中國摔跤隊備受關(guān)注的年輕力量。

11月10日,江蘇隊選手張玉(右)與重慶隊選手梁錦月在比賽中。最終,張玉獲勝,晉級決賽。當(dāng)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摔跤女子自由式50公斤級半決賽在清遠(yuǎn)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一個安靜,一個爽朗,張金張玉“姐妹花”在摔跤墊上并肩成長,如并蒂而生的花,也如并肩而行的光。
“想沖擊奧運會資格,去打開自己的眼界,碰碰水平更高的對手。”賽后,張玉語氣篤定地說,“我們攜手一起,一定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