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課間十分鐘的鈴聲剛落,我們班的李明總會攥著跳繩往操場跑,繩子甩動的“呼呼”聲里,他蹦跳的身影格外有活力。一開始,大家都好奇:“怎么他天天都要跳繩呀?”可一個月后的體育測試,讓所有人眼前一亮——李明不僅穩穩拿下跳繩全班第一,就連以前吃力的跑步、跳遠,也比從前進步了一大截!老師笑著豎起大拇指:“這就是堅持的力量,藏在每天的十分鐘里呢!”
李明曾悄悄跟我說,以前他體育課總躲在隊伍后面,跑步總落在最后,還總被感冒纏上。后來爸爸跟他說,跳繩能練心肺、強身體,不如試試每天堅持。剛開始練的時候,他跳幾十個就喘得上氣不接下氣,胳膊也酸得抬不起來,但他沒泄氣:今天多跳5個,明天再多跳5個。慢慢的,他居然能連續跳200個,這學期不僅很少生病,體育成績更從“及格”一路沖到了“優秀”,連走路都更有勁兒了。
其實不光是李明,成功的人都離不開“堅持”二字。世界冠軍馬龍小時候,就算感冒發燒,也會按時練乒乓球;“飛人”蘇炳添每天天不亮就去訓練,才跑出了亞洲紀錄。他們不是天生就比別人強,而是把簡單的事重復做,把重復的事認真做。
一根小小的跳繩,每天十分鐘的堅持,就能帶來這么大的改變。不管是跳繩、跑步,還是打球、踢毽子,只要每天多堅持一點點,終會發現,那些不起眼的小習慣,藏著最實在的大收獲!
點評:文章通過李明的故事和名人案例,告訴讀者只要堅持,終會發現,那些不起眼的小習慣,藏著最實在的大收獲。
指導老師:孫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