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廣東醫科大學健康科技小院“非遺藥線灸示范基地”在遂溪縣官湖村掛牌,以“科技小院賦能+傳承非遺適宜技術+村醫培養”三位一體創新模式,為當地鄉村醫療提質按下“加速鍵”。
在掛牌儀式前,一場為期6天的非遺活化實踐已在科技小院如火如荼展開。廣東醫科大學聯合遂溪縣衛生健康局,啟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藥線灸”技術鄉村推廣項目,為遂溪縣人民醫院及轄區26名村醫開展專項培訓。此次推廣項目,依托中藥藥線灸在治療常見病的簡宜性與有效性,為打造基層醫療的“新三醫協同”機制作了創新性嘗試:即院賦能醫、村培良醫與家助互醫,助力健康鄉村振興。
培訓環節由湛江籍珠海市非遺藥線灸傳承人劉一飚親授,采用“理論精講+實操演練”雙軌教學。從藥線制備、穴位選取到施灸規范,系統拆解這項非遺技術的核心要領,通過手把手指導確保村醫既能理解中醫理論內核,又能熟練掌握標準化操作流程,實現“學得會、用得好、留得住、療效佳”的培訓目標。
在經過系統培訓后,傳承人團隊在科技小院開展了為期3天,分批次的義診+現場指導手法教學的方式,每天超過60位村民接受藥診治療,全方位夯實他們對這項非遺技術的掌握,為其在鄉村的活態傳承筑牢人才根基。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